养生之道

益肝肾茶功效 益肝肾茶制法

更新时间:2017-07-24 / 点击:60次

  益肝肾茶功效有哪些大家知道吗?茶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了,喝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,历代文人都写过很多赞叹茶的句子,可见大家多么的喜欢茶,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。

益肝肾茶功效

  益肝肾茶

  【出处】《中医良药良方》

  【组成】熟地黄200克,枸杞子150克,制首乌180克,全当归100克,杭菊花40克。

  【主治】血虚、肝肾不足,头目昏眩,视物模糊,四肢乏力。

  【制法】按照上方药物组成比例,研为粗末。每日用30~60克,置热水瓶中,冲入沸水大半瓶,盖闷20~30分钟,频频饮用,于一日内饮完。

  【宜忌】肝阳上亢所致头目晕眩以及脾胃湿阻者,不宜饮用。

  【按语】血虚与肝肾不足密切相关,是较为常见的病症。此方选药有很强的针对性。方中熟地黄、当归有较佳的补血作用;熟地黄与制首乌相伍,温补肝肾;枸杞子滋柔肝肾而不燥,与杭菊花相配,养肝明目,且菊花升清宣发醒脑,使头面血得充,筋得濡养。诸药相伍,恰到好处。

  熟地黄简介

  熟地黄:原名:地黄,又名:怀庆地黄、熟地。拉丁文名:Rehmannia glutinosa (Gaetn.) Libosch. ex Fisch. et Mey.玄参科、地黄属植物,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。根茎肉质,鲜时黄色,在栽培条件下,直径可达5.5厘米,茎紫红色。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,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,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;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,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,无毛;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。蒴果卵形至长卵形。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。根茎药用。

  枸杞子简介

  枸杞子,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。夏、秋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果柄,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,再暴晒至外皮干硬、果肉柔软即得。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,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。适量食用有益健康,配合菊杞茶有清肝明目的效果。

  制首乌简介

  首乌味苦、甘、涩,性温平。分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。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,化浊降脂。用于血虚萎黄,眩晕耳呜,须发早白,腰膝酸软,肢体麻木,崩漏带下,高脂血症。

  全当归简介

  全当归是伞形科植物。当归(Angelicasinensis(Oliv)Diels)的根。秋末采,挖,除去须根及泥沙,待水分稍蒸发后,捆成小把,上棚,用烟火慢慢熏干。

益肝肾茶功效

  当归

  多年生草本。茎带紫色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,2~3回三出或羽状全裂,最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3浅裂,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;叶柄有大叶鞘;茎上部叶羽状分裂。复伞形花序;伞幅9~13;小总苞片2~4;花梗12~36,密生细柔毛;花白色。双悬果椭圆形,侧棱有翅。花果期7~9月。

 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。主产甘肃、云南、四川;多栽培。

  杭菊花简介

  杭菊花按颜色分为白菊和黄菊。因原产于浙江杭州等地,所以叫做杭菊花。麻城现大量引种,仅福田河一地种植面积就达7000余亩。麻城市现已成为全国三大菊花生产基地之一,其产品菊花晶、菊花茶畅销各地。

  用途

  杭菊是「菊花茶」的主要原料,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,经济价值高。采收盛开的花朵,经烘焙後可作香料、药用,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;除此之外,也为观花植物。

  说 明: 辛、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

  功用作用: 疏散风热,平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
  1.用于风热感冒,发热头痛。本品体轻达表,气清上浮,微寒清热,长于疏散风热,故常用治风热感冒,或温病初起,温邪犯肺,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,每与桑叶、连翘、薄荷、桔梗等同用,如桑菊饮。

  2.用于目赤昏花。本品功善疏风清热,清肝泻火,兼能益阴明目,故可用治肝经风热,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,多与桑叶、决明子、龙胆草、夏枯草等同用,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,若肝肾不足,目暗昏花,又常配枸杞子、熟地黄、山萸肉等同用,如杞菊地黄丸,共收滋补肝肾、益阴明目之功。

  3.用于眩晕惊风。本品性寒入肝经,能清热平肝,故与石决明、珍珠母、牛膝等同用,可用治肝阳上亢,头痛眩晕;配羚羊角、钩藤、白芍等同用,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,如羚角钩藤汤。

  4.用于疔疮肿毒。本品甘寒益阴,清热解毒,尤善解疔毒,故可用治疔疮肿毒,常配金银花、生甘草同用,如甘菊汤。

  以上就是关于益肝肾茶功效的全部内容,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下,看完记得分享,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就请关注我们网站吧。